高速扫描仪,书籍扫描仪-方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收藏本站 | 设为首页 | 联系电话:400-616-0007
您的位置:首页 >> 新闻中心
古籍数字化加工,古籍修复人才何时才能供需平衡

 

自2007年“中华古籍保护计划”启动以来,我国已有9859部古籍入选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》,150家收藏单位被认定为“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,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。不过,与数量庞大的亟待修复的古籍相比,我国的古籍数字化加工人才可谓捉襟见肘,这让许多业内人士感到忧心。
  古籍修复人才的缺口究竟有多大?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何时才能实现良性循环?就这些问题,笔者进行了调查。
  修复任务和人员数量严重失调
  河南省图书馆馆长、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杨扬介绍,目前,河南省图书馆馆藏的50万册古籍中,1/3需要修复,而严重受损的有5万多册。现在河南省图书馆古籍部共有11人,除了承担馆藏古籍的保护工作外,还承担着古籍借阅等任务,人员严重不足。
  “目前,我们图书馆内参与古籍修复的人员,包含外包、外聘以及内部职工,将近30人,这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算是不错的了。”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告诉笔者,上海图书馆入藏的古籍约有170万册,其中需要修复的有40万册之多,由于工作量巨大,30人还是显得十分紧张。
  在国家图书馆,目前有古籍和特藏品共240万册,古籍达100万余册,其中破损量较大、需要进行修复的占1/4到1/5,而古籍修复人员只有将近20人。
  据国图统计,全国包含图书馆、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、博物馆等在内的公藏单位有3800多家,拥有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。博物馆、图书馆内部的*古籍数字化加工人员有400余人,尽管和2007年“中华古籍保护计划”启动时相比,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,但远远没有达到供需平衡的程度。
  开设古籍修复*的院校很少
 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杜伟生表示,据他统计,全国有50多家院校设立了涉及古籍修复方向的,大部分为中专和高职院校。高等院校方面,只有南京艺术学院、南京金陵科技学院以及辽宁的一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相关,不少高等院校没有形成*,只设立了相关实践课程。
  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的古典文献系,前身为2004年创办的“历史文献(古籍修复)”*,每年招生70人左右,设置了古籍修复、古籍数字化两个*方向,向全国输送了很多*的修复人才。系主任葛怀东表示,由于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,不包含古籍修复科系,另外,也考虑到师资等教学条件,很多院校偏向设立文物鉴定与修复等相关*,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相对变弱了。
  此外,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。葛怀东表示,他们通过不断推进课程体系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,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得到不断提高。近几年,陆续有该*的毕业生通过招考,进入到公藏事业单位,成为在编人员。此*面向全国招生,哪怕各省市只有一个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,掌握了修复理论和技术,再把技术带回到自己的家乡,也可以为古籍修复事业贡献一份力量。
  为古籍人才培养提供制度支撑
 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指出,古籍修复行业作为一个长期“坐冷板凳”的行业,人才队伍薄弱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:
  一是编制有限,进人很困难。由于编制所限,国图古籍修复中心每年只能进1至2个人,省级图书馆大部分已经定编,队伍总扩大不了。可以接收古籍修复*毕业生的单位少,使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,不得已转业,造成了人才的流失。
  二是现有人员待遇低。修复人员作为技术人员,不能参评研究岗位,大部分都是初级职称,得不到好待遇,导致不少人才望而却步。
  三是修复人员普遍学历偏低、工作被动,无法推进行业发展。古籍修复行业出现于解放初期,当时的从业人员基本都只读过小学。进入21世纪,尽管绝大多数修复人员是大专文凭,由于长期进行传统修复工作,他们推陈出新的能力不足。
  张志清认为,要解决上述弊病,就要建立有利于古籍数字化扫描加工人才成长的机制,为他们提供比较好的待遇。应该建立文献修复师的资格认证机制,这样既能提高高级修复师的地位,又能使整个古籍修复行业社会化。另外,院校和图书馆等公藏单位应合作建立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,一方面在学校培养修复人员,一方面给修复人员提供实践和提升的机会。
  葛怀东也指出,由于古籍修复*的特殊性,院校的师资力量会较薄弱,和公藏单位合作,双方发挥各自优势,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,还可以增强师资力量。同时,希望国家在机制上有所变通。目前,我国将古籍界定为文物,提升到了一个较高位置上,然而,对修复人员的条件设定过多,导致*人员进不了一线,在提倡需要*队伍的同时,应该增强机制的实效性。
  实现良性循环还需要5年
  目前,社会上对古籍修复技艺的需求很大,对古籍修复的热爱程度、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升,但整个行业太过封闭。许多网友表示,只在院校和事业单位培养相关人才,导致很多希望学会这门技艺的古籍爱好者求学无门。
  “我认为网友说的很对,古籍修复事业的发展需要调动社会的力量,国图也开设了针对古籍爱好者的培训班,培训效果非常好,培训质量也在不断提升。”张志清介绍,自开展“中华古籍保护计划”至今,国图通过各类古籍数字化培训班培养出了720人,其中,真正参与到修复工作的人员保守估计达到350人到400人,并且大多数为高学历人士。
  张志清表示,培养人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。修复人员从简单的换皮、订线做起,逐步参与到破损程度较大、珍贵的古籍的修复工作中,直到真正进入掌握全部知识、技能并可以熟练进行独立操作的阶段,起码要5年。
  张品芳也认为,想要解决人才缺口的问题就要坚持长期不断培养,真正、全面地培养出*人才至少需要3年至5年。想要快速解决问题,可以培训社会人员,但是他们只能做单一的、抢救性的工作。
  按照国图的考虑,我国古籍修复行业至少达到1500人到2000人的规模才够用。以目前国内已培养出的人才数量计算,至少还需要5年的时间,古籍修复行业才有可能实现人才供需平衡。张志清表示,国家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,当前,古籍数字化行业的发展机遇非常好,只要逐步调整机制,相信古籍修复人才队伍建设会有较快的发展。
 
古籍数字化加工 www.bookeye.com.cn
企业简介  |   荣誉资质  |   联系我们  |   友情链接
地址:天津武清开发区新兴路1号北欧绿色产业园6号厂房2层 邮编:100101 热线咨询:010-84980609 总机:010-84980609
方圆智能科技   京ICP备11024537号
友情链接:
  •